億高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被國際企業欽點合作的環保隔熱膜,億高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拓展永續市場搶攻電動車商機
日正當中的電子半導體行業,許多年輕人懷抱熱情想投入其中。不過也有人反其道而行,從電子業跳往傳統產業,透過自身研發技術及概念創意加以商品化,打造出可以造福人類社會的有用商品,億高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楊脩生就是其中一例。

  楊脩生在電子業歷練十多年後決定出來創業,打造出Uplus品牌以及市場上耳熟能詳的「吸血鬼之盾防曬膜」,產品市占率不斷創新高,也在今年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創育機構發展計畫的「破殼而出企業」綠色產業獎。

  回憶當時創業找題目過程,楊脩生說他用最有效率的辦法,就是回到母校中央大學化工系找教授討論發想題材,進一步展開產學合作計畫。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億高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高)持續精進「化學奈米分散技術」,藉由強大數據庫的累積持續開發出不同材料應用,像是防曬玻璃、隱視電控膜、抗菌貼膜等,不僅有助於大幅縮短研發時間,更取得世界四十多國隔熱技術專利。

搭上世界節能永續潮流,從建築領域拓展到電動車商機

  楊脩生剖析內心的創業初衷,他說「發明東西應該要有一種被肯定的價值,回到學校跟老師討論,發現化工領域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發揮,透過奈米技術研發更多應用材料,藉此克服生活遇到的問題,也讓我們生活更開心,這是現在億高一直都在做的事情。」

  楊脩生口中對生活有幫助的事情,就是億高研發的隔熱膜能應用在建築業並有效解決能耗浪費的問題。尤其近年全球興起淨零減碳的倡議行動,不論是國家或企業都開始擬定減碳目標,也讓建築行業對隔熱建材、友善環境材料的需求與日俱增。

  對此,楊脩生接著回應,億高應用於建築外觀的隔熱膜,與市場其他競品有幾個關鍵差異化優勢。首先億高隔熱膜在生產製程採取低碳作法,其次是持續提升産品性能,有效延續使用週期,最後一招則是隔熱膜結束使用壽命後,還能落實環保回收。將過去到現今所銷售的隔熱膜換算成節省電量,相當於幫地球種了76萬棵樹。

  正因為產品優異功能及節碳效果,億高的隔熱膜受到國際廠商如麥當勞的青睞,指定為品牌合作夥伴,並將產品大量被應用於門市。在建築主業逐漸站穩腳步之後,億高也開始拓展新的一塊藍海市場,也就是應用於電動車領域,目前他們的隔熱膜分別榮獲臺灣特斯拉、國光客運電動巴士採用,億高也成為鴻海MIH電動車聯盟的一員。

創育機構幫忙練內功、找外援,無心插柳帶來全新合作訂單

  億高的訂單能從建築領域拓展到電動車,楊脩生表示「現在我們在汽車業的生意訂單快速成長,等於是在鑄造市場競爭力的第二把劍,不過這一切要歸因於我們的創育單位,也就是國立中央大學產學營運中心的大力幫忙。」

  探究其原因,億高從2017年開始進駐國立中央大學產學營運中心(以下稱中央產學中心)接受育成輔導,楊脩生認為最大的幫助來自「內外」兩方面。在內功方面,中央產學中心協助的面向包含提供會議空間、介紹會計師落實帳務處理、提供法務諮詢協助處理商品銷售糾紛事宜……等,從大到小的種種協助,都化為小公司能成功孵化的重要養分。

  至於對外的人脈、資源鏈結方面,中央產學中心運用政府新南向計畫,帶著億高到東協市場交流。某次在馬來西亞參展的過程,國光客運的攤位正巧在億高旁邊,也是這個機會讓雙方搭上線,展會結束回台後,億高馬上到國光客運辦公室拜訪並介紹自家產品方向,兩方一拍即合展開合作,讓億高的隔熱膜成為國光電動巴士的關鍵零組件之一。億高也抓緊契機,逐漸讓電動車領域的業者看到他們家商品的可用之處。

  不論是幫助新創調體質強健營運實力或是對外鏈結資源,都可以看到創育角色的重要性。陪著億高一路成長的國立中央產學中心林茂源經理表示,由於中央大學屬於綜合型學校,各領域教授師資相對完整,像是在疫情期間就幫助億高媒合校內適合的老師,一起產學合作著手研發出抗菌貼紙新產品,不僅符合市場潮流需求也展現出億高的強勁韌性。

  至於未來布局藍圖,楊脩生也提到他們會開始把生意版圖向外擴張,尤其過去因為有到東協當地參展的經驗,因此會優先鎖定東南亞市場。不過新創人力有限,億高優先採取挑選適合的經銷代理合作夥伴,透過當地社群或人脈網絡,在地紮根後提升商務成功率。近年全球興起ESG、節能減碳浪潮,相信未來億高的產品被使用的產業領域會持續擴大,成為推動地球永續的中堅分子。

國立中央大學產學營運中心林茂源經理提到「億高應用材料從材料技術的掌握,到市場的評估,進而開發出符合市場所需的優異性能產品,他們持續精益求精,在進駐育成期間積極且樂於參與中心辦理的推廣活動,各項業務成長表現良好,也受到國內外許多媒體的專訪報導,這次他們獲得「破殼而出企業」獎項,也讓我們感到與有榮焉。」
億高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破殼而出企業

  疫情與國際趨勢動盪來襲,雖具逆勢,卻同步創造企業變革機會。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看見中小企業的需求與韌性,透過創育機構打造創育生態系,為中小企業鏈結資源,提供其成長茁壯的養分與加速動力,並透過剖析今年獲獎的13家破殼而出企業的成功關鍵,展現中小企業是如何透過創育機構專業輔導激發能量、華麗轉身逆勢而上。

創新企業獎
富騰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高雄大學產學育成中心

擁有全臺高強度耐磨耗產品第一大製造商美名的富騰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騰),成立之初鎖定特殊金屬材料這項利基市場,幫助客戶解決在製造過程因磨損、腐蝕、高溫狀況,而導致産品或設備產生後續問題。

漢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為擺脫傳統精密設備的低價競爭,漢瑪科技創新研發前瞻的「碟型離心式電鍍機」,贏得IC被動元件、連接器等設備大廠的青睞,開啟企業營運的新成長曲線,成為國內中小企業以技術創新成功推動升級轉型的典範代表。

正純食品有限公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

已有一甲子歷史的正純食品,在2000年時推動第一次轉型後順利走向海外市場。2020年看到疫情對地方經濟造成衝擊,懷抱回饋鄉里的使命再次推動轉型,投入龐大資源建置觀光工廠,期望能以此鏈結地方農業、活絡地方經濟,並同時獲經濟部...

樂米工坊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

聚焦於各種米穀粉烘焙食品的樂米工坊,跟上近年來的「無麩質飲食」浪潮,創新研發讓米食變得多元化,不僅為企業營運的成長茁壯帶來新動能,更為臺灣稻米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為農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晨辰有限公司
國立臺東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烏龍院家庭食堂」原本只是臺東在地經營30年一家餐廳,卻在國立臺東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輔導下走向公司化經營,成為晨辰有限公司,透過推出自有品牌「家烏龍」打開更寬廣的經營道路,更積極帶動臺東在地產業,創造出許多青農返鄉的機會...

綠色產業獎
億高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中央大學產學營運中心

日正當中的電子半導體行業,許多年輕人懷抱熱情想投入其中。不過也有人反其道而行,從電子業跳往傳統產業,透過自...

新創企業獎
台基盟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技轉及育成中心

台基盟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全臺灣唯一擁有三大基因定序平台的基因定序公司,透過精準醫療的科研與檢測兩大服務,在國內市場取得亮眼營運成績,目前更在臺灣建置亞太定序量能最大的中心之一,可望成為臺灣精準醫療的明日之星。

路明思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技轉及育成中心

抱持著成為生技產業領域的「細胞追蹤專家」,路明思生技是執行長蘇隆畯第二次創業的「孩子」,希望解決再生醫學、精準醫療和全球幹細胞治療,在臨床試驗前透過影像尖端技術,輔助學研單位或藥廠開發細胞治療新藥,成為安全性、有效性...

探索水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產學營運總中心

探索水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整合創業團隊的水產養殖經驗、深層海水馴化技術與食品加工製造能量,在國內發展出鱘龍魚、貝類兩條在地化水產品產業鏈,用高值化水產品成功打開國內市場,未來更將佈局海外,成為臺灣自創高值水產品牌的明...

智穎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

如果你是創業者,願意花多少年投入技術驗證,直至看到有一絲公司成立曙光?專注提供「智能化射出成型解決方案」的智穎智能執行長張詠翔表示,他們走了將近十年的光陰,從2011年開始鑽研智慧製造模組,最後終於確認智能化塑膠射出成型...

碩準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雄醫學大學產學營運處創新育成中心

為有效提升癌症、自體免疫性等疾病的治療品質,碩準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精準醫療研究為主,發展全球獨創的「萬能抗體鎖技術平台」,改善傳統抗體藥物治療對於患者產生嚴重的副作用,目前已經取得與製藥廠、抗體藥物複合體廠商等合作...

獵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從學生時期就經常參加創業競賽的軟體新創公司「獵戶科技」,透過其核心技術「混合式定位」並搭上5G應用趨勢,近期分別與新光集團、中華電信、緯創資通等上市公司展開專案計畫,年營業額與初始創立相比,如今已大幅成長12倍以...

醫流體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有時候踏上創業之路,很可能就是來自生命遭遇的困境,今年獲得經濟部中小企業創育機構發展計畫「破殼而出企業」獎項之一的醫流體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一代表。醫流體執行長李文斌表示,因為父母曾分別面臨急診及癌症化療抗藥過程,發現臨...

*以單位名稱筆劃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