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試驗全紀錄!
台灣首例腦部導航手術

採訪.撰文|吳元熙   編輯|蕭閔云   攝影|蔡仁譯   2018.11.29
採訪.撰文|吳元熙   編輯|蕭閔云
攝影|蔡仁譯   2018.11.29

人類已經能讓汽車實現自動駕駛,那麼下一步呢?台灣新創公司鈦隼,正在打造能在「腦部導航」的手術機器人。

全台首次的人體試驗,選在花蓮慈濟醫院執行。患者因為感染腦膜炎,出現積水情況,導致腦部壓力過高,而醫師診斷後,決定採用「腦室引流手術」,讓機器人扮演重要角色。

《數位時代》獨家參與了手術過程,透過照片圖解,讓讀者一起參與台灣醫療的轉變時刻。

註:部分照片有看似血跡畫面,實為優碘消毒過程,特此提醒。

第一天

16 : 17

組裝腦部導航機器人並不容易,光是讓機械手臂、電腦主機和顯示路經規劃的螢幕合體,就需要好幾個小時。工程師還得反覆透過臉部模型,測試立體定位精準度。

第二天

15 : 53

對醫護人員來說,最關心的就是,如何在手術過程維持和「機器人」的共處,像是:醫師站位、機械手臂和患者的距離等動線問題。

15 : 55

當醫護忙著清洗、麻醉傷口時,神經外科主任邱琮朗(左三)正在觀看患者3D影像,判斷手術動刀位置。

15 : 57

Brain Navi的腦部導航軟體,能合成電腦斷層掃描(CT)與患者3D影像,同時呈現三種不同角度的腦部切面給醫師參考。

16 : 03

決定在患者「頭頂」執行手術後,醫師可直接在軟體上畫出手術路徑(藍色),下達指令給機器人。

16 : 10

準備正式手術之前,仍需要再次確認患者位置。當黑色「定位」杆被碰撞、移動,機器人就會發出警告,要求重新校對。

16 : 21

重要道具現身!機械手臂夾起的這根「腦室引流管」,將自動導航進入患者頭頂。過去醫師只能憑經驗判斷,手動植入位置,但機器人可精準放置到深度65mm(6.532公分)位置。

16 : 28

手術過程前,醫師仍需要親自用鑽頭將患者腦部打開一個小洞,但接下來的步驟,就可讓機器人代勞。

17 : 19

當醫師換上紫色無菌手術服,機器導航也將正式開始!以每秒0.1公分的速度,將「腦室引流管」植入腦部。

17 : 21

機器人雖然是以極緩慢速度移動,但軟體仍會在螢幕上模擬腦部路徑,提供手臂的即時位置,方便抵達定位後,換回醫師接手。

17 : 22

最後一關,由醫師觀察腦室引流管的腦室液,是否能順利排除,就代表手術大功告成。

專題報導:
全台首次人體試驗!機器手臂導航腦部手術

文字:吳元熙 ; 編輯:蕭閔云 ; 攝影:蔡仁譯 ; 網頁製作:楊婷宇
文字:吳元熙 ; 編輯:蕭閔云 ;
攝影:蔡仁譯 ; 網頁製作:楊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