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奇鑫:解決交易困難最重要
根據統計,二○○七年中國的網購交易額是新台幣兩千五百億元,韓國的網購交易額則是新台幣五千五百億元,我想中國與韓國的數字就是台灣可以努力的目標。詹宏志先生也認為台灣還有十倍的成長空間,但前提是網路平台要跟韓國一樣好。
我常告訴大家,在網路上做生意可能很快樂,但絕對不簡單。舉例來說,把東西上架後必須寫出吸引人的文案標題,要想辦法做行銷,還要應付買家,等到下標匯款後還要對帳,接著還要出貨,因此露天的使命就是「協助大眾克服網路交易的困難」。
對露天這樣的後進者來說,我們有一個還不錯的機會,當時雅虎奇摩拍賣宣布向賣家收取費用,由於露天拍賣剛好成立,加上不收費,因此許多「業餘賣家」們大量往露天移動。到目前為止,露天加上雅虎奇摩的拍賣物件總數約有一千○四十萬左右,雖然包含了兩邊都刊登的物件,但不難想像拍賣市場的規模是相當龐大的。
可是如果使用經驗不佳,也很難引起網友的認同。比如露天的前身是美國的eBay,也是全球最大的網拍公司,唐先生的廣告做到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可是業績一直無法起來,原因就在於它的機制設計,跟台灣網友的習慣不合,所以了解消費者行為,才能真正找到對應的方式。
以書籍為例,如果你想要賣一本書,只要有所謂的ISBN書號,上網填寫資料後,露天的系統可在十五秒內讓賣家做好一個圖文並茂的書籍拍賣網頁。露天強調的就是很簡單的功能,我也要求員工在設計功能的時候,不用寫使用手冊,應該要靠直覺就可以用。
台灣人是全世界最會賣東西的民族,加上工具愈來愈多,也愈來愈簡單,因此「賣家普及化」以及「商品大爆炸」是今年拍賣市場的趨勢。此外,「微型經濟抬頭」以及「免費平台的成熟」,也會是今年C2C市場成交率高於B2C的兩大原因。露天目前持續努力讓介面更簡單好用,所以一直到現在都還是Beta版,目的就是希望能帶給網友們更好的服務。
李俊廣:新舊整合是生存之道
過去我是唱片製作人,由於唱片市場被網路給破壞,因此熱愛音樂的我決定投入網路,試圖為音樂產業的困境找到新出路。我曾經成立過一家網路公司,但無法為公司帶進收入,經營了一年半就失敗。我發現關鍵在於我沒有業務及管理的能力,不曉得到底錢會出現在哪裡。第一間公司失敗之後,我又投入網路影音,接著又嘗試承攬無名小站的廣告業務,也曾經加入KKBOX的團隊。但因為我還是喜歡做媒體,恰巧又碰到了痞客邦的團隊,所以決定加入。
在我的觀察當中,大部分的網站幾乎都是傳統媒體已經有的東西,只是因應「網路」的出現而產生,所以我覺得,人類的需求是不變的,只是利用新的工具、新的媒介,尋求更進階的滿足方式,大多數的網路商機來自傳統商業模式。舊的需求都可以找到對應的e化商機,滿地都是舊需求,所以滿地都是商機。
我爸爸已經快七十歲了,現在起床第一件事不是看報紙而是上網看新聞,可以說綜合性的傳統媒體已經開始大幅衰退。電視台由於是大成本投資產生內容,較難被網路取代,影像因為頻寬需求大,所以舊媒體還挺得住。但現在成本愈來愈低,網路已經開始侵蝕。電視台因為營收降低,原本強大的內容利基點,已經變成可以切入的弱點。
現在的手機都可以影音同步,以後大家都是SNG車,未來硬體的部分整合之後會很驚人,電視台應該要開始緊張。所以我覺得舊媒體的心態應該要調整。但舊媒體遲疑的原因也很簡單,跟新媒體合作等於砍自己的手,所以在這裡我也要送給舊媒體一句話:「欲練神功,引刀自宮。」嘗試並學習與新媒體進行整合,才是繼續生存下去的關鍵。
張心望:創新來自於綜合需求
最近我們公司讓大家比較注意到的,是我們的「官司」問題。這也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創新或是在網路上創業,通常大家只會看到好的一面,常常忽略到背後許多辛苦的過程。我們去年五月份剛上線的時候,推出十九元的合法電影下載,多半是獨立製片,雖然不是熱門強檔但比大陸盜版還便宜。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創新來自於「綜合」,也就是把許多傳統的需求結合起來,而不是在某個點上面的突破。
之後我們也推出DVD出租服務,租一片只要三十九元。之後亞藝也跟進,這就是創新引導潮流的最佳範例。但影片的授權很難取得,加上我們只想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所以從DVD開始做起,原因就是因為不想碰版權的問題,因為DVD已經是在市面上流通的商品。而開站沒多久,就被中環集團告我們侵權。我生平第一次看到霹靂小組,公司也被搜索,剛上線就差點去坐牢。中環集團說我們破壞了市場價格,但這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台灣的國民所得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但兩地的租片金額卻差不多。如果我們三十九元也可以有利潤,那為什麼不能做?
而且我是從IT產業跨足到影音產業,IT產業有所謂的規格可以遵循。娛樂產業沒有規格,好電影、爛電影都是獨特的,沒有辦法比較。這兩個領域一個有規則一個沒規則,非常的不一樣。而我們逆向操作,先從下載開始做起,然後進行租片,最後才發行電影,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只會IT的東西,所以不得不如此。我想告訴各位,創新的時候一定會碰到很多痛苦,所以做一些標新立異的事情之前,一定要瞻前顧後,好好想清楚!
 |
張心望/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工程碩士,台大電機系學士,曾擔任惠普(HP)與趨勢科技的網路軟體工程師,也曾擔任豐田汽車(Toyota)未來車內多媒體計畫負責人。曾於2000年創辦AceGain,
Inc.公司,身兼執行長一職。現為CatchPlay總經理。
李俊廣/交大資工系畢業,曾任唱片製作人、KKBOX總經理特助、無名小站娛樂頻道總監、好樂迪有魚唱片音樂總監,以及福茂唱片製作統籌及製作人,並曾發行專輯《我不是一個可以依靠的人!》。現為痞客邦總經理。
葉奇鑫/東吳大學法律學碩士、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學士,曾擔任eBay台灣交易安全長,以及法務部檢察司檢察官。擔任檢察官期間,專責電腦犯罪與智慧財產權的立法,也是刑法新增「妨害電腦使用罪章」的草擬人。現為露天拍賣營運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