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個創業家的真心話:Aiello 犀動智能 CEO & Co-founder Vic Shen, 沈書緯

Mute

回想當初創業的動機與初衷

從小對創業就有很大憧憬,畢業後跟著大家的腳步投入職場,在職場過程中都算順遂,雖然一切都在自己的規劃中進入了全球TOP的公司,TOP團隊,但是始終覺得自己想創業,想要擁有自己事業的渴望沒有被滿足,就在2018年底忽然意識到未來的3-5年大概是我的最好也是最後機會去做創業這件事,我不想只留下「當年如果......。」 就這樣我在42歲那年開始著手30年前的夢想,當時我看到了技術的可行性,使用者的接受度,細分市場的需求與個人的經歷完整度都在Sweet Spot,於是創業旅程就這麼開始了。

創業的過程中遭遇或產生最大的正面影響?

創業至今大約2年的時間,所有從0-1中間該遭遇的事也都算折騰過一次,收穫多過我當時所期待的,如果要說至今最大的收穫,應該是連續不斷的挫折對自己磨練的機會,從團隊,市場,產品,投資人,客戶,合作夥伴對你的磨練一直到自己不時心靈深處的暗黑面,我相信這些磨練是沒有經歷過創業很難得到也很難體會的,現在的我會時時提醒自己,enjoy the process, enjoy the moment, this is journey of the startup 。

在創業的過程中最挫折或是後悔的事為何?
最後是如何克服或釋懷?

我想大部分創業家都有些許自我感覺良好的特質,這些特質是創業的推力也是創業後最容易壓倒自己的那根稻草,創業前腎上腺素特發達時,認為沒有不能被解決的事,不論是資金,市場或團隊,創業後發現沒有不能被解決的事只是你還擁有多少資源來解決這件事,在公司初創時剛好遇到中美貿易戰,資本市場迅速凍結,公司也曾經經歷過資金斷鏈,這幾乎讓我接近放棄,在這期間12個人的團隊沒有任何人離開,抱怨,放棄,最後我們挺了下來回到了戰場,對現在的我,這不是個故事,這烙印還像是個血淋淋剛發生的事情,無論你為什麼坐在新創CEO這個位置,你都要開始把CEO該做的事做好,不管你以前是做什麼的。

實際創業後與當初想像中的落差是什麼?滋味如何?

現實的環境跟創業的艱辛的確是遠超過我們所想像的。

所有理所當然的事,在你卸下大公司的光環後,都可能變得異常困難 這預計中的事會發生得會比你想像中還要來得快更多 我以為創業後就不需要看人臉色,做得更有尊嚴,但事實上剛好徹底相反... 雖然現實是令人沮喪的,但是趕快move on你才有機會遇到相同理念的人。

創業者最需要具備的3項能力?為什麼?


洞悉趨勢,幫助你看清楚方向跟趨勢。
領導力,幫助你凝聚團隊,就像你的核心肌群一樣的重要。
執行力,幫助你快速成長跟取得更多的時間,這世界只有時間是公平的,贏得更多的時間永遠是新創的優勢。

在創業、生活或是家庭中,該如何找到平衡?

坦白說,我還沒有找到平衡,我以為越早期的創業家越難找到這個平衡。
這不只是創業家本身,這應該是整個創業團隊的問題。
我個人的建議還是以加強溝通,爭取更多的支持與了解,無論是家庭,團隊與身邊的人。

對於事業或生活上的共同創辦人(合夥人、伴侶或家人,或者可能都是),想對他們說什麼?

感謝身邊所有人的支持與犧牲,包括團隊,家人,朋友跟所有認同Aiello理念的合作夥伴。

這一路走來的困難,辛苦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你們的不離不棄讓我們繼續往我們的目標前進。

你認為自己的創業項目要到達哪一里程碑才算是成功?

對你而言,該如何定義「成功」?

產品被市場認同,公司在產業生態鏈裡有影響力,團隊能安居樂業。

創業家是創業公司的靈魂人物,心靈層面形塑了企業文化,任何的想法、決策對於事業或公司來說都是有關聯的,

身為一個創業家,你/妳的使命與願景為何?

打造一個開放文化公司跟舞台給想要做一些不一樣事情的人,台灣需要給下一代更多的選擇,需要更多的成功的案例讓下一代的年輕人更勇於嘗試,我們在做一個很不一樣的產品,需要長的時間積累,重要的是創業後不論成與敗,到底留下了什麼?還是只是一場資本市場遊戲後歸零。

理想的明天與未來?

理想中的台灣與世界?

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台灣可以變成一個全球舉足輕重的知識與創新島,台灣已經掌握了全球關鍵硬實力來打造我們的下一個里程碑,在2020的台灣就像是一個成長期的新創,如何高速成長且催生出多元化產品,品牌,知識實力等高壁壘產業來避免被市場邊緣化是每個新創的課題,包括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