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個創業家的真心話:七法Lawsnote Founder and CEO 郭榮彥Barry

Mute

回想當初創業的動機與初衷

因為自己是律師,擔任律師工作的時候,發現法律產業使用的工具與新科技脫節。初期自己試做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小工具,意外引起廣大迴響,因此萌生創業念頭。

創業的過程中遭遇或產生最大的正面影響?

可以打造自己理想中的公司,朔造自己期望的企業文化,就像在玩模擬城市一樣打造自己希望的樣子。 此外當體認到自己的創業確實改變了產業生態,並且為這個世界上一小部分的人帶來好的改變,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在創業的過程中最挫折或是後悔的事為何?
最後是如何克服或釋懷?

沒有「最」,因為太多了,所以就舉其中一個例子就好,創業4年我胖了20公斤,至於怎麼解決...我只能說還在努力解決中。

資料源被壟斷也是一直很困擾我的地方,opendata被掌控在某一家公司手裡是蠻奇怪的事,不過類似的事情聽多了,就是慢慢學會各種不公平和不合理就是創業者的日常

實際創業後與當初想像中的落差是什麼?滋味如何?

我覺得很棒,創業是我做過最正確的選擇之一。從小我就不太喜歡和別人做一樣的事情,因為我能力並沒有特別優秀,因此做不一樣的事情能讓我自己感受到存在感,讓我覺得自己與眾不同。這樣的心態其實是有點彆扭的,有點負面的,因為想要與眾不同而故意去做不一樣的事情。

創業後,我開始變得十分專注,因為我可以很明確地從創業的成果感受到自己的獨特性,所以以前那種彆扭就沒有了,當每一天都很專注在讓自己更好的時候,更好帶來更多的滿足感,這種正向循環是非常健康的,我很享受這個過程。

創業者最需要具備的3項能力?為什麼?


環境適應敏捷性/快速學習/求知慾
基本上創業需要的能力很廣泛,要面對的挑戰也是各式各樣的,沒有一個人在創業前就能掌握創業需要的各種能力,唯一的方法是在過程中快速學會,至少我身邊每一個創業者都是這樣的,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很快的學會不同的技能,例如法律、財務、研發、管理、行銷、招募技巧等等等,再透過這些新學會的知識很快應用在不同的挑戰中,讓自己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存活下來,並且逐漸壯大。 基本上我好像沒有認識對新知不感到興趣,只利用自己固有知識而不積極學習不同領域知識的創業者。

在創業、生活或是家庭中,該如何找到平衡?

沒有辦法!
這是選擇的問題,而不是能力或是方法的問題。每個人的平衡不同,可承受底線也不同。

但資源就是這麼多,你投入家庭多一點,工作就會少一點,就和創業一樣,我們必須選擇,然後承擔結果。

對於事業或生活上的共同創辦人(合夥人、伴侶或家人,或者可能都是),想對他們說什麼?

我愛你們~~
因為我一直很任性,他們一直都非常包容讓我可以盡情的發揮優點,而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改善我的缺點。

你認為自己的創業項目要到達哪一里程碑才算是成功?

對你而言,該如何定義「成功」?

我現在還不知道。

但我現在還有很多很想挑戰的目標,因此還覺得非常有趣。

我有點認為未來我也不會知道,有點像是玩線上遊戲,你破完這個版本最難的副本,那下次改版又會有新的挑戰來了,我隱隱感覺如此。

創業家是創業公司的靈魂人物,心靈層面形塑了企業文化,任何的想法、決策對於事業或公司來說都是有關聯的,

身為一個創業家,你/妳的使命與願景為何?

以Lawsnote來說,我們一直致力節省法律人時間、增加法律產業的效率。

一開始是我觀察到法律產業的效率低下,希望透過科技來節省時間,增加效率。這個遠景是沒有變的,只是隨著思考的深入,我觀察到效率低下不全然是科技的問題,也包含了許多結構的問題。

我們的使命仍然是在法律產業達成節省時間、增加效率的目標,不過從一開始希望透過科技去解決,到現在我們要改變產業結構去解決,所以我們的scope就變得更大了。

理想的明天與未來?

理想中的台灣與世界?

我自己比較務實,我的理想就是比現實好一點,等到理想變成了現實,那理想就是比現實再好一點。

因為我學的是法律,所以什麼是好,在很多價值面向是衝突的,我自己比較關注的重心是成本效率評估,這個概念在公共政策制定和立法中,往往非常缺乏,所以我的理想就是有更多人有成本效率評估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