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電子商務應用到資安建置,創造企業最大利潤!

不論是企業資安還是電子商務,這些隱然於後端的新威脅、新經濟,已是今日企業不得不正視的重要課題,Enterprise 2.0世代的來臨,如何避免企業機密、客戶資料被駭走,並從網路闢出自己的藍海商機。

《數位時代雙週》特別邀集了電子商務應用及IT資訊安全專家來為大家把關,提供對症下藥的IT應用服務,架構新時代的關鍵應用,提昇企業效益,為逐鹿新興市場做準備。揭序的趨勢觀點篇,由業界資深的電子商務專家,為大家暢談IT運用及商業結合的成功模式;創新致勝篇則邀集IT界資深人員以設備及資安的觀點切入,提供中小企業在有效的投資中創造企業的最大利潤,加倍企業明日行銷致勝的攻略!

Enterprise 2.0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電子商務、IT投資一把罩,創造企業最大利潤

Enterprise 2.0的時代,企業善用IT工具及網路服務平台,才能從創新求變的市場中建構事業的新春天;但如何精打細算建置IT設備、強化企業網路平台、防止資料被駭走,是許多企業得面臨的重大課題,也是奠定企業e化競爭力、掌握致勝關鍵。

根據資策會針對台灣中小企業資訊科技投資與應用調查顯示,二○○六年台灣中小企業資訊科技投資平均金額約新台幣306萬元,成長率為3.0%,且預期二○○七年在整合與升級既有應用軟體、強化資訊安全、資訊硬體採購與維護等資訊應用最佳化需求效應帶動下,整體市場將持續成長。

在IT投資勢在必行的環境下,網路的商業應用更是不可擋的趨勢,因為消費者接觸資訊的方式出現結構性的改變,從過去以報紙、電視為主的資訊傳遞方式,轉變為以網路為主;為了接觸更廣大的消費客群,在銷售、通路爭霸戰中,也已從實體商店延燒至網路線上,小從廉價消費品,大至注重質感與品味的時尚精品,都陸續攻占網路世界,甚至撼動了一些靠著網路興起的「新貴企業」地位。

實體品牌挾著「虛實整合」的優勢,老店不僅不老,更讓網路業者不得不小心應對。以國外為例,老早擁抱線上平台的法國知名精品迪奧(Dior),其首席執行長悉尼.托來達諾(Sidney Toledano)面對媒體時曾指出,迪奧線上專賣店的銷售規模已與一般實體專賣店相當,未來甚至有機會挑戰個別旗艦店的銷售。

虛實整合是中小企業的優勢

從達康(.com)興起以後,傳統老企業學會在虛擬世界玩行銷的,只能說是鳳毛麟角,但只要他們成功了,其網站流量與銷售量,不但能讓網路對手害怕,更能夠帶來企業的新春天。問題只在於,成功的know-how是什麼?

傳統店家在進入虛擬銷售通路時,最大的難題已經不在於技術,因為一個簡單的購物車或現成的購物平台,最低可能只需要台幣數千元;反倒是如何在線上世界尋求、認識可利用的資源,並加以運用,尤其是進行行銷活動,才是關鍵所在。

而這個關鍵,建立在對虛擬世界的認知之上。與實體通路不同的是,虛擬通路無法確知來店客戶的組成、數量,也無法面對面與客戶進行互動式行銷,對線上購物族群的不了解,更間接影響商業判斷。不過,所有實體可行的行銷管道,在網路上都有相對應的方式,在經營客戶、留住人潮的部分,就取決於個別店家的銷售「服務」品質,銷售行為並非在下單後就結束了,要懂得適時利用專人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才是基本競爭力所在。

資訊安全投資大幅成長

網路便利性的成長,讓中小企業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應變能力隨之提高,但對於企業內部資訊的維護與防範駭客侵入也相對是種隱憂。在資策會調查顯示出台灣中小企業在資訊安全項目的平均投資金額為新台幣20.9萬元,占IT總投資比例為6.8%,展望二○○七年,預期有12.9%的中小企業將增加資安投資。且由規模別分析,顯示中小企業對於資安需求,會隨員工數的增加而更為迫切。

駭客手法層出不窮,企業除了在防毒硬體及軟體上再升級,例如加裝遠端安全監控服務、機房端入侵防護(IPS)監控服務,包括資安預警電子郵件,並在客戶端則提供防火牆裝置…等,在這些資安基礎建設管理都有良好的運作模式之後,內部員工對於資訊安全的認知與責任感也成為資安維護的重點。

使用者行為是最後資安關鍵

資訊安全並不困難,在沒工程人員或專業人士協助時,多留意平日網路行為小細節,就可避免企業遭駭客入侵。企業可培養員工養成良好的電腦使用習慣:至少擁有三組以上的帳號與密碼、不在公用電腦中留下個人資訊、定期更新病毒碼與修補程式、妥善保密個人帳號密碼資訊、使用合法正版軟體不外掛破解程式等,遵守這些規則才能將安全威脅降到最低,使用者自己的行為才是最後安全的把關者。

另一方面,電子郵件的收發動作看極平常,但卻是駭客侵犯的最佳入口,無論是企業用戶、個人使用者,每天無時無刻都在收發電子郵件,尤其二○○七年之後的垃圾郵件氾濫狀況仍趨於嚴重,並且駭客所設的陷阱愈來愈多,著實讓使用者防不勝防,這方面除了使用者自己規範好自我上網與使用電腦的行為之外,提供網路的服務業者也有義務將安全防護措施做到最高的安全等級。

依據企業需求打造適合的IT平台

在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的預期中,未來在整合與升級既有應用軟體、強化資訊安全、資訊硬體採購與維護等資訊應用最佳化需求效應帶動下,國內中小企業今年IT投資將優先放在整合既有應用軟體上,因此像是顧客關係管理(CRM)、企業資源管理(ERP)與商業智慧(BI)等都將成為中小企業大規模導入重點。

中小企業在導入與建構IT解決方案時,應同時兼顧資訊安全、簡單易用、互動分享之個人化資訊平台。依據企業規模與需求,可選擇提供完整資訊委外服務業者,或能協助企業量身打造專屬IT平台軟體廠商。針對這波虛擬化熱潮,透過虛擬硬體架構,確實可大幅減低企業營運與IT人員維護成本。軟體效能表現亦成為導入虛擬化技術過程中,應列為首先評估重點。

專家觀點篇
—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廬希鵬

中小企業從傳統營運方式轉向新電子商務領域,必須經歷的三大變遷:
1.組織結構改變: 從生產管理部門改而以行銷、設計、市調部門為主。
2.管理體系改變: 藉由內在管理的轉變,像是調動行銷人員的獎勵制度,讓員工不再是執行一個流程,而是讓e化系統再進化,提升網路行銷的創意應變能力。
3.企業文化與信仰改變: 中小產業最忌諱因為害怕承受失敗而不敢冒太大的風險。要打破以往埋頭苦幹、土法煉鋼的方式,用有創意、冒險的心態,嘗試更多元化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