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統計分析應用與資訊系統支援功能開發計畫
提供精確數據品質,扮演能源局最佳決策守門人

* 能源政策擬定與能源市場管理,都需仰賴能源統計提供可靠的決策數據。
每當化石燃料燃燒,就會排放溫室氣體。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下稱台綜院)協助能源局執行「能源統計分析應用與資訊系統支援功能開發計畫」,查知各類能源被誰使用?是否妥善管理?甚至能源轉換的樣貌變化如何?透過消費調查掌握最新的能源使用態勢,利用資訊系統做好統計分析,就能供給能源局及相關部會所需要的統計資料,用來進行能源供需規劃與訂定溫室氣體減量的工作目標。
從全球到臺灣,每當能源危機發生,萬物皆漲的通貨膨脹壓力就隨著升溫,能源是國家重要的生產要素,有必要隨時掌握進出口與使用動態,根據正確資訊加以預測並規劃節能方案,以維持市場供需均衡。
這正是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早自2003年接受委託、執行「能源統計分析應用與資訊系統支援功能開發計畫」的使命。能源政策擬訂與能源市場管理都需仰賴能源統計提供詳實可靠的決策數據,另自「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2015年7月1日公布施行後,相關部會也會引用能源統計資料,進行部門目標設定與減量策略規劃。
數據會說話,精確完整的統計數據是最佳參謀長
「能源統計分析應用與資訊系統支援功能開發計畫(下稱計畫團隊)」主持人、台綜院研究四所所長兼經濟部溫室氣體減量管理辦公室主任侯仁義表示,各界對於能源統計數據的需求持續增加,也期待即時提供精確完整品質的統計數據,台綜院配合政府及社會所需,擔負守門人,「讓數據說話,幫助做出最佳決策。」
以2009年中國國內煤炭需求增高限制出口為例,當時計畫團隊協助進行統計分析,預先警示我國煤炭進口對中國依賴過高(2008年占20.7%),建議分散採購來源,執行風險分散策略,轉向澳洲、印尼採購,守護我國安度煤炭供給危機。
精確完整的統計數據有助於決策,但如何使數據正確?台綜院協辦這項計畫的謝明倫副研究員分享:「為瞭解能源供應業者及能源用戶申報資料的準確與否,計畫團隊也會實地前往現場瞭解設備製程及實務統計流程。然而,大部分業者平時的事務也是相當忙碌,在被要求把關數據品質時,一開始態度也是抗拒的;但經過我們的耐心溝通,明確告知問題所在及正確申報的重要性後,業者也會尊重我們的敬業,而願意試著來配合。」
實地訪查申報來源,精進數據品質
計畫團隊拜訪過許多依法須申報能源使用資料的大廠,包括台電、中油、台塑、中鋼、中龍鋼鐵等等。中鋼是讓侯仁義印象深刻的績優廠商,公司治理得好,配合度高,申報表當中的能源流量與流向掌握得很清楚,達到「令人尊敬」的地步;另外,台塑的營業資料內容龐雜繁複,卻有著相當良好的配合意願與統計素養,是值得讓計畫團隊請益與交流的廠商。
對於無法按時、正確申報的業者,依法雖可能面臨裁罰,團隊總是以和為貴,儘可能以勸導溝通的方式來協助改善。而表現良好的績優廠商,台綜院正規劃辦理交流分享會,邀請相互分享心得與效益。
侯仁義強調,計畫團隊透過每年執行的各部門能源消費調查,來掌握國內最新能源使用趨勢;也會研究國際優良統計制度,提出能源供需資料蒐集與歸類方式的改善建議,並滾動式檢討能源平衡表統計方法,持續精進數據品質。
推廣應用能源統計,增加曝光度
由於政府相關部門仰賴能源統計提供詳實可靠的決策數據,進行部門溫室氣體目標設定與減量策略規劃,台綜院也相應推動能源統計資料視覺化與宣導推廣活動,強化各界對能源統計資料的應用。除了逐月完成能源供需資料建置,發布最新統計月報外,另每季辦理能源統計情勢會議,提出與上季、上年同季及上年累計的比較分析;年度則有出版能源統計手冊,還有官網電子書,並透過社群網站粉絲專頁以及臉書圖卡,增加統計資料曝光度。成果涵蓋協助相關單位正確運用能源統計資料、幫助一般大眾建立客觀能源認知等等。
能源資料申報整合平臺單一窗口便民,時效超前
能源資料申報整合平臺的建構,是統計技術的一大進步,整合了能源局各組室別的申報表單,讓所有的能源資料透過單一窗口、一次申報,對官方或產業界都相當簡便。自107年上線以來,400多家業者大多數都很配合,且樂於回饋使用體驗,共同提升平臺介面的友善度。平臺的統計系統也具備很好的效能,能處理每月至少45,000筆巨量資料的統計分析,使以往約需遞延2個半月發布的月資料可提前出版。此外,平臺申報系統中的資料自動勘誤功能也已開發完成,當廠商人員異動、延遲申報或申報有錯誤時,會立即提示警訊,以利計畫團隊即刻追查、糾正。

* 侯仁義表示,統計流程要細化,統計方式須追求最高精確度及盡量圖表化呈現。
面對挑戰,精益求精
若問遇到什麼挑戰,侯仁義笑著說,那就是2008年京都議定書生效以後,計畫團隊在統計技術及內涵方面,必需擴大統計範疇;雖說被動式地收集資料當然會造成統計上的難度,但還是極力輔導業者主動申報。計畫團隊歷經了數次改版,品項愈見繁多、流程愈趨細化,例如油品轉換、廢棄物回收單元等等,皆逐步納入了統計範疇。再舉一例,原本只統計在市場上交易的最終能源產品,然而,實務上有許多燃料燃燒的過程會產生溫室氣體,所以即使是工廠作為燃料使用的廢棄物,也都須列入統計中。
做好能源轉型、智慧化辨識,邁向淨零碳排的永續家園
侯仁義指出,全世界都在關注氣候變遷、溫室效應對當前及未來生活環境的危害,我國也已於2018年頒布的「臺灣永續發展目標」,擘畫至2030年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進程。政府希望在全球石油有限的前提下,國內儘可能少用油,改用天然氣及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加速能源轉型、強化能源管理,並規劃綠色基礎建設,提高能效指標,以減輕溫室效應,早日邁向淨零碳排目標,守護共同的家園。
展望未來工作前景,台綜院將在高效能的計算統計能量上,邁向資訊化、智慧化,做到以AIoT智能辨識申報業者的行業、身分等等,並期望在能源局授權下,整合彙編資訊,藉由與能源局業務部門的合作機制,使數據活化活用,比照IEA國際能源總署的宏觀格局,透過能源局官網公開園地,提供統計分析及資訊諮詢,為NGO非營利組織及關心能源議題的民眾釋疑。
「聚焦淨零願景,面對氫能等等多樣化的新興能源型態,統計方法與分析能力還需不斷精益求精。」侯仁義期許自我挑戰,樂觀以待。

* 展望未來工作前景,台綜院將在高效能的計算統計能量上,邁向資訊化、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