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8 期 2015-11-18∣ 前期電子報電子雜誌
歡迎加入數位時代粉絲團
今 日 焦 點
[數位觀點]創業者的一時失足與一名記者的反思
昨天晚上《數位時代》接到讀者投書,指出奇群科技未有進度報告、電話變成空號,寫信到CatFi的臉書及信箱都沒有回應,接著有媒體寫了這個消息,懷疑與不安正在創業社群中蔓延,指向對奇群科技不利的方向。
Gogoro明年進軍歐洲市場!海外首站選定荷蘭
上週才獲得約40億新台幣B輪投資的Gogoro,今(17)日正式宣布將在明年正式進軍歐洲市場!在今日的義大利米蘭國際機車展上,Gogoro執行長陸學森宣布Smartscooter智慧雙輪將在 2016 年於歐洲正式上路,並同步建置電池交換能源網路。第一間體驗店則選定荷蘭阿姆斯特丹,預計會在明年夏天開幕。
打電動也能學程式語言!微軟Minecraft搖身成為電腦程式教材
許多小朋友、學生,每天都花上大把時間來打電動,微軟旗下受歡迎的遊戲Minecraft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如果這些打電動的時間不再只是「浪費」,而是轉換成程式學習課程呢?
為什麼台灣是硬體之島,卻無法做出新硬體?從CatFi看台灣硬體新創的挑戰
奇群科技所推出的貓臉辨識智慧型餵食器CatFi宣布難產!消息一出讓眾多支持者心碎不已。奇群科技創辦人宋牧奇則透過一封公開信,說明團隊因錯估開發成本、設計難度,導致產品遲遲無法推出,若短期內製造、資金問題無法解決,可能將終止專案進行。
[跨境電商]越南第二大網路公司VCCorp執行長王武勝:想來這經營必須非常有耐心!
「過去十年,我們試過各種電商模式,只有B2B2C才可行,B2C和C2C都行不通!」越南第二大網路公司VCCorp執行長王武勝(Voung Vu Thang)分析,為了摸索適合越南的電商模式,他繳了很多學費,他也認為現階段的越南還在嘗試電商的新模式。
 
 
奇群科技貓臉辨識餵食器難產?宋牧奇:低估硬體開發的難度(內有聲明全文)
奇群科技所開發出的全球第一台貓臉辨識智慧型餵食器BISTRO(現更名為CatFi),2014年8月在Indiegogo上募得24萬美元(約733萬元台幣),然而這款風靡貓奴的貓臉辨識智慧型餵食器卻可能面臨難產。
[2015 Meet Taipei] Zalora:網購品牌想進東南亞,先搞懂你要去的是哪個市場
ZALORA台灣營運總監朱利奧・希羅亞尼斯(Giulio Xiloyannis)在ZALORA的「12.12網購狂熱」活動發佈中分享他對台灣業者前進東南亞市場的看法。他表示,東南亞整體而言是個好市場,但如果要在東南亞營運,要思考兩個問題,第一是:你要進到東南亞的「哪一個」市場?再來是:前進這個市場的複雜度有多高?
USB 技術誕生 20 周年,發明者卻沒賺到一分錢
2015 年 11 月 15 日 USB 技術問世 20 週年,全球有超過 100 億台裝置正在使用 USB 界面傳輸資料,做為這項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發明者,Ajay Bhatt 在過去 20 年終卻沒有透過 USB 技術專利賺過錢,這位 Intel 的首席系統工程師表示,研發 USB 技術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給科技產業帶來改變。
Uber和Airbnb的時代,物流的共享經濟2.0是這樣子的!
我們已經看到,共享經濟給物流業帶來的巨大機遇,眾多的企業採用共享經濟的模式在物流領域創業,例如車貨匹配、物流外包、設備租賃等等。在不遠的未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基於物流共享的高效協作平台。
Google 機器學習的智慧生活真應用,這些現在就能用
我在分享時會說「 Google 智慧型工作與生活」的最大特色就是:讓機器學會主動的、自動的「幫你完成」那些你原本要花時間完成的瑣事流程,從而讓你直接跳到解答,或是快速跳到更重要的工作上,而這就是智慧工作加快效率的秘密。
 
社 群 活 動

當最敏銳而活躍的科技社群,遇見國家級最新科技成果,觸發的未來健康應用想像,商機究竟如何?實現的機會又如何?產業界和科技界深度對談,眺望近未來600億商機,邀您一同掌握!
 

4大活動焦點:擁抱生態系時代趨勢論壇、Meet Neo Star 2015 Demo Show、The Future is Now 創業沙發客、Startup Power 創新事業主題展,立即報名!

遊戲產業趨勢解密x全球佈局心法x藍海創造策略!遊戲產業透過轉型與跨界整合創造無限契機,數位時代邀您一同掌握過去十年變化關鍵,引爆台灣遊戲新勢力,開啟遊戲產業新未來!
 

日本「現代機器人之父」石黑浩,怎麼看智慧機器人的未來應用? 南崁1567小書店,如何串聯在地文化、打造社區新生活? Fandora Shop又怎麼從插畫家社群起家,成為與1,000位以上創作者合作的藝術商品平台? 科智企業,如何活化數據用雲端管理工廠? 工業再進化x創新漾生活,以創新創業翻轉桃園!
科技巨頭新總部
產業典範正在轉移,工作本質也連帶產生大幅質變,一種新的工作型態主流正在發生,它們有志一同地找來知名建築師 Frank Gerhy、隈研吾等人著手建造新的企業總部,當科技巨頭們開始重新定義空間與工作,一棟比一棟還要充滿未來感又占地廣闊的總部,不僅透露了科技巨人們的野心,更揭示了他們未來的角力重點, 目的不是要彰顯財富,而是為了釋放「隱性力量」,讓員工能夠密集互動,更方便協同創新。

數位趨勢學習不斷電,〈數位時代〉一年12期只要999元>>
http://shopping.bnext.com.tw/product/view/id/31333137cea3426e657874
購買本期訂閱優惠電子雜誌前期雜誌
© 2014 Business Next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巨思文化讀者服務電話 Tel.886-2-8771-6326 service@bnext.com.tw